1、政策驱动下的前景产业
作为公认的朝阳行业,环保产业最近几年才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中。但是环保产业是一个大产业的概念,包含水处理包括纯水设备、大气治理、固体废物的回收治理、环境监测和环保设备制造等众多领域,是一个跨产业、跨地域,与其他经济部门相互交叉、相互渗透的综合性新兴产业。
和其他产业不同,水处理产业是一个半封闭的市场,主要是跟政府打交道,需政府主导,政策导向性强。
水处理是环保行业中一个发展最为迅速,也是产业化和民营资本进入最多的行业。“和其他产业不同,水处理产业是一个半封闭的市场,非自由市场,主要是跟政府打交道,需政府主导,政策导向性强。
尽管从2000年以后,水处理设备行业已开始引入民间资本和风险资本,BOT模式也在这个产业开始应用,但是80%的投入还是掌握在政府手里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国家、各省相继将环保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,这几年政府出台的环保促进政策很多,在城市环境治理、乡村环境治理、污水处理、污染治理、水源地治理等方面,政府也投入了很多资金,对这个产业的拉动很大。例如2011年出台的《国家环境保护“十二五”规划》中,就提出优先实施8项环境保护重点工程,投资需求达1.5万亿元。
2、水处理全产业链运营成趋势
现在环保产业最有优势的企业是做全产业链,从设计院到工厂一体化,如有政府资源,拿到大的项目可以分包给别的企业。
环保行业的特点是,每个项目前期都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,需要销售部门长期跟进项目,花在政府公关、政府关系上的资源很多,一旦这个项目做完,又要投入到另外一个项目的准备和投标当中。如果运气好,一年也许可以多做几个项目,如果运气不好,也许收成就很差。因此,环保行业的企业大多都是销售收入起伏不定。
由于企业多、规模小,又缺乏市场化的公平竞争体系,这就导致严重的同质化的问题。企业普遍很少投入资金做研发和技术升级;同时,国内的招标一直都是低价招标的现状,谁的价格最低,就用谁的设备和方案,这导致企业经营维持在微利,很难拿出利润来做技术投入。
“水处理设备项目并非只接触政府就可以,还需要经过设计院环节,因为很多项目需要设计院先立项和设计规划,在立项的过程中如何把技术和产品设计到方案中,也至关重要。”邵琨琨说。
事实上,环保行业最有优势的是设计院,所有厂家都要找设计院,希望设计院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设计进去。现在环保产业最有优势的企业是做全产业链,从设计院到工厂一体化,如有政府资源,拿到大的项目可以分包给别的企业,最终实现从规划设计、咨询、生产制造、投资、运营、工程、解决方案一体化。
环保产业内的专业人士道出了“7·21”特大暴雨造成的街道成河背后的关键:中国只重视城市外表的塑造,城市地下的管网以及水处理系统的建设非常滞后。 据了解,北京地下排水管的破损率达65%,管道太小,尤其是还不能做到发达国家的“雨污分离”。